中国有句古训: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句话在民国军阀张宗昌身上得到了血淋淋的印证。1932年8月的一场宴会上,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军阀因为几句狂妄之言,最终招致杀身之祸,其过程之戏剧性,堪称民国政坛上最富警示意义的案例之一。
1932年8月,东北军统帅张学良向华北各驻军将领发出召集令,要求各路军长及高级军官齐聚北平参加军事会议。在应召前来的将领中,包括张宗昌、石友三、于学忠、万福麟、宋哲元、韩复榘等当时华北军界的风云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张宗昌和石友三虽然顶着司令的头衔,却早已是光杆司令,手中并无实际兵权。张宗昌之所以能受邀与会,全凭其早年追随张作霖南征北战的显赫战功。这位曾担任鲁直联军总司令的老将,在奉系军阀中威望犹存,即便失去兵权,其资历仍足以让他在这样的高级会议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石友三则更为特殊,这位冯玉祥的旧部在中原大战后投靠张学良,却因野心勃勃与少帅反目,兵败后只得投奔韩复榘门下。 会议期间,各路军阀表面上一团和气。在石友三的引荐下,张宗昌与山东军阀韩复榘相识。酒过三巡,两人竟当场结为异姓兄弟。由于张宗昌年长十余岁,韩复榘恭敬地称其为老大哥。会议结束后,万福麟设宴为韩复榘饯行,张宗昌、宋哲元等将领也应邀作陪。这场看似平常的送行宴,却因一个座位问题埋下了祸根。当万福麟请韩复榘入坐上席时,韩出于礼节谦让给张宗昌,不料这位老大哥竟毫不推辞,大喇喇地坐上了主位。这个看似细微的举动,让向来注重面子的韩复榘心中暗生不快。 酒至半酣,微醺的张宗昌又开始了他惯常的夸夸其谈。他拍着胸脯对韩复榘说:我在山东的老部下遍布各地,只要我振臂一呼,随时能拉出一支队伍来!这番醉话让在场众人面面相觑。虽然张宗昌确实曾主政山东多年,提拔过不少将领,但时过境迁,这些旧部早已各奔前程。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山东正是韩复榘的地盘,张宗昌这番言论无异于公开宣称要染指山东军政大权。韩复榘表面不动声色,眼中却已闪过杀机。 回到山东后,韩复榘立即给张宗昌发去密电,以剿匪总指挥的职位为诱饵,邀其赴济南议事。张宗昌不顾幕僚徐晓楼等人的劝阻,怀着东山再起的幻想欣然前往。抵济后,韩复榘表面上热情款待,暗地里却已布下天罗地网。为确保万无一失,他特意找来与张宗昌有杀父之仇的郑继承执行刺杀任务。数日后,察觉异常的张宗昌以母病为由仓促辞行。在济南火车站,当张宗昌即将登车时,郑继承突然冲出,连开数枪将这个曾经的山东王击毙在月台上。一代枭雄,就这样因为一场宴会上的狂言而命丧黄泉,其教训之深刻,至今仍令人唏嘘不已。 发布于:天津市盛达优配-线上配资开户网-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炒股票去哪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