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双方难免在各个方面进行比较。
而当前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的国度,但就目前全球形势来看,世界并不算太平。因此中美之间的军事实力难免总要拿来对比。
然而此前谈及到美国的军事实力,不免想到此前中东战争时,美国对伊朗的全方面军事碾压。从那时起中国就开始了对火力不足的恐惧。
那时中美之间确实存在差距,但就现在的形势来看,双方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但就目前双方的军事讨论中,不免有人仍陷入误区,首先就是美国的军事实力不可撼动,再就是我国的军事实力远不如美国的自我否定。
但就事实来讲,如果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进行对比,中美军事实力的差距并非谁强谁弱的静态对比,而是一场动态的体系竞争,不要妄自菲薄,才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
一、聚焦区域优势
在我们看来,美国作为世界警察,在全球都有军事力量的部署,毫无疑问美国确实是当前唯一的全球性军事大国。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因为这一点,美国的军事力量以及相关的资源,必须平均分配于全球各地的不同战区。
而在亚洲地区,美国将六成的战略资源向西太平洋倾斜,实际意图就是为了牵制我们,对中国进行施压,防止我们光速统一台湾。但实际上美国在西太平洋区域的前线部署存在后勤瓶颈。
美国的第七舰队常态部署1艘航母和多艘驱逐舰,但和中国这边的战力部署相比,实在是战力有限。
此外美国的陆上军队数量也不过四万人,并且多驻军在日本和韩国,对我们的整体威胁较小。
和美国相比,中国本土就是作战时的全额后勤保障,可以说后勤体系完整并且军队可以迅速进行调动。
在军队人数方面,解放军陆军拥有百万级的数量,并且全国各地的预备役军人可称海量,毫无疑问中国具备绝对数量与地域优势。
而在空军方面,中国可在第一时间动员超一千三百架四代战机及两百余架五代战机投入西太平洋前线。
而美军在日本与韩国部署的四代及以上战机不足六百架,若要申请支援,需要从美国本土进行远程调控,可以说效率远低于中国。
二、从求数量再到求质量
截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军队的海空力量确实可以代表全球最强战力。但随着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国制造航母和战机的速度远超世界的想象。
前二十年我们成功在数量上完成了赶超,而现在我们还要在质量上完成突破。
截至目前中国海军的年均下水舰艇吨位超二十万吨,制造航母的能力也是美国的两百余倍。
最关键的是目前中国海军拥有四十艘神盾级驱逐舰、数十艘新型护卫舰以及两艘航母形成的强大海上集群,并且未来数年还将持续扩容。
目前我国的055型驱逐舰已被美国专家视为媲美朱姆沃尔特的先进平台,而福建舰则在电磁弹射上实现进一步的突破。相比之下美国那边的舰艇算得上是老古董了,维护困难并且维护成本高。
而在空军方面,中国的歼-20的各方面技术得到了进一步革新,并且雷达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其探测能力已超越F-35。此外国产发动机稳定性优于F-16,事故率进一步降低。
对此其他国家的飞行员也做出了正向评价,中国的战斗机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面对美国可是一点都不虚。
三、工业潜力才是胜负手
但军事竞争的根本支撑是工业基础,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从冷战时期的苏美争霸,再到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较量。
热战肯定是打不起来的,各项武器最主要的还是威慑作用,因此双方之间的较量最终拼的是产能,是资源,是效率。
实际上这拼的就是双方的工业基础,而在工业方面的比拼,中国还不虚全世界的任何国家。
中国目前拥有完整的工业循环体系,自产自销完全不依赖其他国家,就这一点来看,今天的中国已具备超越美国的战争工业潜力。
就目前我国官方媒体透露的数据,中国的造船业连续十五年年全球榜首,并且可在一年内下水十二艘以上军舰。
而美国新一代的星座级护卫舰已经推迟到2029年才能交付,可以说美国的造舰周期十分漫长,并且造价异常昂贵。
这要是在战时的紧急情况下可是非常致命的,而中国的工业体系可快速适应战时动员的状态,并且在第一时间对军队人数和装备进行扩充。
反观美国,受限于去工业化的浪潮,并且相关供应链较为分散,美国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二战时期的生产奇迹。
而在核力量方面,中国的东风-41等一系列的洲际导弹已经能够对美国本土进行有效的威慑,确保相互摧毁已从战略构想走向现实执行,毫无疑问这为中国战略安全构筑了坚实底线。
结语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不是简单的强弱对比,而是要纵观全局,从战术体系能力、战争潜力以及区域控制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较量。
虽然此前对比的几个点我国均占据优势,但是我们依旧应盲目乐观,但也绝不可妄自菲薄。
只有在理性认知中把握战略主动,进而在技术、体制、工业能力全链条上稳步推进,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从区域防御走向体系对抗,才能够在国际格局中赢得更多尊重,占据更多的话语权。
参考资料
《一周军评:阅兵前瞻,“体系作战”不是咒语》
《一周军评:从“全村的希望”到“过时的垃圾”,这么快?》
盛达优配-线上配资开户网-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炒股票去哪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